企业商业秘密泄露或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途径
TAG:商业秘密保护 工业间谍 侵犯商业秘密 商业秘密泄露 / 日期:2011-06-06 / 人气:219
企业商业秘密泄露或侵犯商业秘密的主要途径
具体来说,商业秘密泄露或被侵犯主要有以下途径,律师在法律服务实务中对此应当给予充分重视:
1、由本企业的员工泄漏商业秘密是主要途径。
1)企业人员流动泄露商业秘密。有人说“人才流动与商业秘密保护从来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企业人员的频繁流动对企业的商业秘密保护构成了严重威胁。例如,企业员工跳槽带走企业的科技成果、技术信息或经营信息,到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的新企业工作,利用其带走成果和信息为新单位服务;或是掌握本单位核心秘密的技术人员或管理人员辞职后利用所知悉的秘密,开办新企业与原单位展开竞争等。
2)企业的在职员工为个人的不正当利益或宣泄私愤而泄露商业秘密。
3)企业的兼职人员泄露商业秘密。如本单位工作人员在职期间私下从事“第二职业”,利用本单位的技术资源和信息资源,在其他单位兼职从事某种服务;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在本企业兼职中获得商业秘密,继而造成泄漏。
4)企业的离退休员工被其他单位聘用泄露商业秘密。一些企业的离退病休人员离职后,利用自己掌握的原单位的商业秘密,重新在其他企业就业,从而致使商业秘密泄露。
2、有些企业利用工业间谍非法获取竞争对手的商业秘密。
3、有些不法企业以盗窃或利诱、威胁、强迫等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4、由知晓企业商业秘密的企业以外的他人,如经济合作伙伴或客户泄漏。
5、企业自身经验介绍,或接待外来人员采访、参观、考察、实习中疏忽大意,致使商业秘密泄露。例如,我国景泰蓝的制作工艺就是在接待一位日本华侨参观时,由于保密意识不强、措施不当而失密的。
6、由于企业人员的保密观念淡薄,发表学术论文,或进行有关公开演讲时泄露商业秘密。
7、企业在对外广告宣传时泄露商业秘密。
上述7点是我们在进行商业秘密保护服务中所常见的几种泄露商业秘密的情形,企业应针对性的进行相关的商业秘密保护措施,正如我们所为客户提供的商业秘密保护一样,我们力求更完美;
热点内容 更专业
- 未申请专利部分技术为何无法认定构成商业秘密 01-03
- 《商业秘密保护管理与服务规范》浙江标准解读 09-16
- 披露部分商业秘密如何确定赔偿数额 12-26
- 机械行业:被告主张原告的商业秘密已为现有技术所公开,原告该如何维权? 12-23
- 侵犯商业秘密不以侵犯核心或全部技术作为衡量标准,而以侵犯非公知技术为衡 12-26
- 鉴定机构是否可出具某一技术信息是否构成商业秘密的鉴定 12-24
- 通用技术可否构成商业秘密 12-31
- 非公知性鉴定报告并非商业秘密刑事案件必备要件 12-30
- 合同未对技术使用方式作出限制致商业秘密被公开 12-23
- 《商业秘密保护规定(征求意见稿)》 市场监管总局发布 09-07
- 商业秘密案件中“秘点派”与“方案派”之争 03-19
- 商业秘密权利人,应当采取何种保密措施? 07-16
推荐专题 更专注
- 侵犯商业秘密公安报案立案 03-17
- 福州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成都商业秘密律师实务经验 09-10
- 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是每名员工的基本义务 10-04
- 自已花大代价研发的专利产品被别人捷足先登怎么办 10-04
- 侵犯商业秘密罪认定涉及的四个特点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