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大案:撤回起诉 提炼精华
TAG:: 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 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 / 日期:2015-07-17 / 人气:
2015年极为罕见的侵犯商业秘密刑事案件“撤回起诉”在深圳南山区人民法院新鲜出炉,此次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工作体现了我所商业秘密律师团队的智慧与精华。新创业公司遭“一锅端”,辩护人临危受命力挽狂澜,过程千曲万折后终迎来正义。
新创业公司遭“一锅端”
2013年3月份,创立不到一年的深圳市FG公司被深圳市公安局南山区分局查封,公司负责人及高层人员被刑拘共计11人。缘由是FG团队的老东家AMD公司在了解到从自己公司离职的员工在外创立了新公司且研发销售同类型产品,FG公司负责人是AMD公司前副总。AMD公司报案声称FG公司相关技术人员在离职时带走了公司的商业秘密和相关的客户信息,在近期FG公司新研发的网络播放器就是是AMD公司的研发项目。
AMD公司向就侵犯商业秘密罪公安报案后,经过审查初步锁定了FG公司的负责人、技术人员和销售人员,将涉案产品扣押后将相关源代码交予鉴定机构做鉴定。鉴定结果显示涉案产品源代码与举报单位AMD所研发的源代码具有同一性,再加上FG研发团队在ADM公司工作过,具有接触的可能性。南山区人民检察院据此认定FG团队侵犯商业秘密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将FG公司11个涉案人员分两案起诉,历时一年半之后,案件审理终于水落石出。
辩护人力挽狂澜,鉴定报告成关键
AMD公司举证其损失金额评估高达602万,牵涉侵犯其知识产权人数高达11人之多,多分鉴定报告均显示涉嫌侵权产品与比对AMD公司产品具有同一性。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律师临危受命作为FG公司的辩护律师并参与了此案,在庭审质证过程,鉴定报告成为本案的关键,控辩双方围绕着鉴定机构的资质和鉴定方法、鉴定结论等进行质证。由于部分鉴定机构并不具有对涉案产品的鉴定资格,和鉴定结论出现了相互矛盾的问题。根据相关法律,这样的鉴定报告并不能成为证据。
紧接着,一份正确的鉴定报告成为重新定义案件的关键,经过与相关专家的讨论研究,最终敲定了正确的鉴定比对方案。鉴定报告重新出炉之后结果出乎意料:涉案侵权产品源代码对比出来的技术点被检测出来属于案发前的公知技术,不存在侵犯了AMD公司非公知技术。其余的技术点也只与AMD公司存在细微的相似。评估报告也将之前的602万变为8万,这就意味着就算FG公司最后被定罪,量刑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别。
千曲万折终得清白
在2013年3月份11人被刑拘之后,FG公司面临瘫痪,负责人和高层都面临着牢狱之灾。两次退回补充侦查,5次庭审,6名专家证人出庭,在最后一次庭审检察院更是当庭放弃了部分指控。历时一年半之久的诉讼终于尘埃落定,2人被决定不起诉(无罪),8人被撤回起诉,结束10人被关押的状态。过程虽然曲折,但真相永不迟到!
“员工离职再创业”风险高?
当前我国司法实践中,有“跳槽”引发的侵犯商业秘密犯罪呈多发态势,据公安部的有关统计,我国商业秘密刑事案件中的60%与人才“跳槽”有关。而这起案件就是典型的员工离巢后再创业,老东家认为员工带走了自己的资源抢占了原本属于自己的市场。由于技术人员本身具有一定的专业基础和在职业过程中形成自己的职业素养,这也是使其成为了技术骨干的独特优势。员工的辞职再创业和另就高明属于市场资源交换中的正常现象,在此过程中,员工应如何控制再创业的风险?
广东长昊律师事务所,首席法务官邱戈龙律师认为,商业秘密并不像专利具有独占性,即使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构成了商业秘密,权利人也不能阻止他人通过自身努力开发并使用与其商业秘密内容相同的经营信息。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为适应市场需求,提高竞争力,企业都在不断开拓新市场、开发新客户,企业原来的一些客户无疑可能被其他企业抢走,故通过商业秘密保护经营信息,企图垄断市场的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首先,员工在离职之前应该全面交接自己的工作,不带走公司的相关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一般公司都会对涉密的电脑,U盘,文件等采取特定的保密措施,不允许外泄,对于在职签订的保密条款和竞业禁止期限应该严格遵守。
其次,在遇到类似本案的的员工在没有竞业禁止和保密协议的情况下离职,再重新从事与老东家同行业时应该更加谨慎是否会侵权的界限。本案涉案的源代码与AMD公司源代码经过正确方法的比对之后只有细微的相似度,而这一点相似度也属于法律允许范围之内,构不成立罪标准。技术员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技术成果,技术成果一般包括常规理论支撑和技术员创造的独特成果。当然独特成果也应该明确是否是在任职期间借助原工作单位的资源所形成,其所有权是否属于原工作单位。只要在合乎法律范围内,在再创业过程中谨慎做好规避风险的工作, 离巢也并不一定要以泄密为代价。
南山区人民法院在此案审理中真正做到了公正,完完全全站在事实和法律的基础上审理此案。检察院在进入审判程序后对于新证据的出现,在审查后以证据不足、事实不清撤回了起诉。公检法将全部精力都放在事实和法律上,完成了一场精彩的法律对话,他们这种只对法律负责的司法精神让我们真正感受到了正义永远不会缺席。
热点内容 更专业
- 2017侵犯商业秘密辩护:高科技企业技05-07
- 2014深圳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案例:03-02
- 经典侵犯商业秘密罪撤回起诉案件08-01
- 员工离职以侵犯商业秘密提起仲裁07-26
- 侵犯商业秘密罪辩护案例:商业秘04-06
- 商业秘密公知性与非公知性在辩护04-06
- 员工跳槽侵犯商业秘密犯罪终得清04-06
- 2016年厦门商业秘密案件公安立案成03-17
- 涉计算机软件源代码商业秘密辩护09-01
推荐专题 更专注
- 商业秘密保护措施的建立03-07
- 商业秘密侵权损失计算方法03-07
- 基于相同原理进行的研发是否构成05-13
- 商业秘密证据调查方法(目录)03-07
- 客户名单商业秘密的构成要件03-07
- 商业秘密同一性司法鉴定03-06
- 杭州商业秘密律师11-01
- 苏州商业秘密律师11-01
- 厦门商业秘密律师实务06-13
- 广州商业秘密保护前沿01-22
- 上海商业秘密保护实务01-22
- 泄露商业秘密罪08-24